8月8日至15日,第八批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拟推荐名单向社会公示,惠州府衙遗址等3处古文化遗址、酥醪观等18处古建筑、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4处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名列其中。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85处、241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08项各级非遗项目,且数量正在逐年增加。
历史的厚重需要今人守护。近年来,惠州着力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通过文物普查丰富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系统挖掘运用惠州千年历史文脉,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持续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字招牌。
文化遗产承载着惠州人民的基因和血脉,保护好、传承好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保护的第一步是“摸清家底”——全国文物普查。
当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进入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依法认定、登记并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逐级验收并向社会公布普查成果。
去年以来,惠州市、县普查办先后多次组织普查培训300多人次,按照国家普查办要求,今年顺利完成了全市“三普”不可移动文物1000处的复查,并完成了系统数据录入工作。
惠州市普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普查团队用脚步丈量土地,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考据、实地走访、科技测绘等多元手段,尽最大努力摸清文物资源“家底”。
其间,工作人员深入城乡街巷,拜访老党员与知情群众,查阅海量档案文献,力求完整还原每一处革命遗址的历史场景与背后故事。
普查不是简单记录,而是解读文脉密码的接力。在本次普查中,黄氏祖祠(禾多乡农会旧址)、元和寿山世居、博东县人民政府旧址等一批重要革命遗址被重点记录。
在惠东县宝口镇禾多村上围村小组,有一座始建于清朝中期的祠堂建筑。1923年,禾多乡建立了农会组织,会址设在黄氏祖祠。这里曾组织一支赤卫队,参加保卫高潭区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
普查工作人员根据《惠东红色遗产档案》收集到线索,经过实地走访后确认该旧址是进行地方党史研究和革命史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
接下来,惠州将依法认定、登记并公布不可移动文物,提前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储备谋划、推进完成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认定等工作,建立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逐级验收并向社会公布普查成果。
202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新时代文物工作要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管所、考古遗址公园等单位,应当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讲解。
在“惠州第一公园”中山公园,拟入选第八批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惠州府衙遗址,实证了惠州府城1400年不偏移的中轴线与城市基因。
如今,在原址基础上建成的“掀起历史一角”惠州府衙遗址展示馆,让市民游客真切感知惠州千年历史,是全国范围内少有的将考古遗址与展览馆相结合的遗址创新活化利用场所,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
作为古代岭南制陶业发源地之一,惠州发现了广东迄今为止发掘规模最大的窑厂——明代白马窑遗址群,并获评“广东省十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
近年来,惠州扎实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利用,当前正配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整理相关成果,计划正式发表考古报告和简报。
白马窑遗址公园正在规划建设之中,遗址周边将建设交通、游客服务中心、标识系统等配套设施,统筹遗址保护展示、生态修复和旅游开发,打造集考古研学、文化体验、生态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地标。
丰富的展陈,为观众带来生动有趣的体验。早在2023年底,惠州市博物馆曾举办跨年特展——“青瓷白马兼山海”惠州白马窑考古成果暨海丝文物主题特展,将白马窑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
惠东县博物馆今年5月重新开馆后推出了“吉光裘羽藏白马”惠东县白马窑址群出土文物精品展,惠州白马窑与明代广东仿龙泉青瓷海外贸易专题展正在筹备中,最快9月与观众见面。
●惠州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200多年的建置史和1400多年的建城史
●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8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保单位45处、市级文保单位144处、县级文保单位193处
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惠州市东江纵队纪念馆与省内另两家机构代表岭南抗战记忆榜上有名。
位于罗浮山风景名胜区的惠州市东江纵队纪念馆,毗邻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冲虚观,自2003年开馆以来,已接待近1500万人次参观,成为华南地区红色教育的“活课堂”。
今年2月,焕新开放后的纪念馆正式推出基本陈列《华南人民抗战的光辉旗帜》,目前已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该基本陈列通过丰富文物、沉浸场景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立体叙事体系,生动再现东江纵队孤悬敌后、浴血奋战、营救文化精英与国际友人的光辉史诗,让纪念馆成为滋养湾区儿女的红色熔炉与力量源泉。
走进馆内,180余张珍贵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110件(套)革命文物有序陈列,每一件都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其中,国家二级文物东江纵队《前进报》印刷机作为“镇馆之宝”,见证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
升级后的展陈内容体系更加完善,结合党史研究最新成果,突出党的领导,立足本土特色,系统呈现了东江纵队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创造性开展城市游击战和海上游击战、实施秘密大营救以及罗浮山会议召开等重大历史事件,彰显了罗浮山地区作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指挥中心的重要历史地位。
8月15日至24日,2025南国书香节惠州分会场暨第十五届惠州书展如期而至,为市民呈现一场可触、可感、可玩的阅读盛宴。
本届书展以“书香惠州惠聚美好”为主题,采用“1+1+7+N”的办展模式,即1个线个线个县区分会场及N个特色分会场联动,全面激活全市文化资源。
线下主会场选址于新华文化广场,1.5万平方米的展场内汇聚了约12万册图书,总码洋高达507万元;线上依托新华通读在线小程序及抖音、视频号等直播平台,构建云会场,同步联动7个县区分会场与N个特色分会场——覆盖惠州市图书馆、惠享书房、惠州购书中心等文化地标及各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
启动仪式上,《苏东坡传》惠州定制版将发布,书中特别收录《惠景全图》及定制书签——这幅绘于明崇祯四年(1631)的古图,源自归善举人黎遵指编纂的《苏文忠先生寓惠全集》,以苏轼寓惠行迹为脉络,生动展现明代惠州“一街挑两城”的格局与“两城一湖两江”的地理特征。
购书优惠是每届书香节的一大亮点。本届书展推出主会场购书全场8折优惠,东坡专柜图书享5折优惠(政府补贴30%+书店让利20%)、“你选书·我买单”读者图书荐购活动、通读在线小程序领取优惠券等惠民福利活动。
此外,张小娴等名家分享会、互动讲座、版权知识竞赛等120项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将接连上演,让市民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阅读感知、拓宽文化视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