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凝聚民族情感、实现民族文化自觉自信的纽带。近年来,常州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偏大、传播途径相对闭塞等发展困境。基于数字化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性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建议加快推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工作。这不仅是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传播的内在需求,亦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
在数字信息背景下,“体育非遗+”的深度融合正成为体育非遗业态发展的强劲引擎。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处理时,必须坚守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原真性,深度挖掘其多元内涵与核心价值。通过数字化赋能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显著提升保护效率,更能推动社会共享保护成果,为其保护、展示与传播开辟全新路径。
充分利用数字采集与存储技术,有效保护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信息采集、保存、管理和建档是现代化保护与传播的基本要点和重要保障。数字存储技术有利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从抢救性到保护性的转变,为大众读取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数据资料库。数字化信息时代背景下,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采集存储应充分利用三维扫描、数字摄像以及数据库储存技术,加强传统体育艺术形式的采集保护及记录留存,实现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搜索、浏览、下载及分享的一体化。例如,采用多维扫描仪、动作捕捉技术等呈现常州阳湖拳特点,唤起人们对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提高大众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可借助现代化技术,加强现代化数字技术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保存、管理、修复、再现、展示与传播,形成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典藏,为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开创新格局。常州体育非遗数字化数据库建立应遵循数字化与信息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系统化与合作化相统一的标准,通过数字化数据库的建设促进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史料的存储,为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性传播提供强有力的便利与支撑。
充分利用数字修复技术,实现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传播。虚拟现实(VR)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数字信息背景下的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应充分应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技术,构建场景化、沉浸化、互动化数字展示平台,实现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视化与可感化,如通过3D技术复原完整性不足的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相关内容与技术动作实物抽象为3D形式的数字文档。通过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可以打破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空界限,实现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此外,还要注重相关融合型人才的培育,积极培养融合型传承人,让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充分利用数字展示与传播技术,对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应充分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深度挖掘常州体育非遗的文化价值,帮助大众通过沉浸式体验来深入了解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中,可通过建设数字博物馆、打造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的交互来打破区域与地域的界限,实现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为人们提供直观便捷的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查询、观看与体验。相关文化部门可协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影视传媒公司、科研机构等共同打造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转化”实验室,对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促使文化、艺术、科技与时尚融为一体,赋予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时代元素与价值,激发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活力。
充分利用口述史与数据库结合的方式,呈现丰富多彩的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维度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先辈创造,通过历代传承者口传身授得以延续,沉淀于受众群体的共同记忆之中,世世代代获得其群体的认同与守护。然而,伴随数字信息时代的来临,过去以个体为核心的口传身授面临着传播范围有限、影响力不足等困境。在信息高速传输的时代背景下,为确保常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特质在传承中得到完整呈现,综合运用电子数据库、口述史、纪录片等数字化传播手段,对其进行更为生动鲜活、细致翔实的记录,显得十分必要。
(作者为常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副教授;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江苏省长江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的建构与传承研究”〈23TYB007〉、常州市体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常州长江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辑、整理与数字化保护”〈CT202411222〉研究成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